當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投入成百上千萬元實施信息化項目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企業(yè)信息化建設正進入熱火朝天的夏季。在享受著夏季的陽光之際,企業(yè)是否想到會遇上突變的天氣?信息化項目中眾多的不確定因素,決定了項目的風險。投入越大,風險也越大。如同夏季出行需要備好雨具一樣,信息化項目建設也要有風險防范的意識和手段。為此我們走訪了神州數(shù)碼管理系統(tǒng)有限公司資深咨詢顧問金銘先生,請他談談ERP項目中的風險管理,提醒用戶別忘了——夏季的雨傘。
ERP項目的風險主要指什么
記者:任何一個決定都是平衡的結果,任何一件事情都包含取舍。我們通常對事件風險的理解主要是“意外”,ERP項目的風險主要指什么?如何認識項目的風險管理?
金銘: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風險”,多指對項目“不利”的不確定因素。這些不利的風險存在于任何項目中,并往往會給項目的推進和項目的成功帶來負面影響。風險一旦發(fā)生,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如導致項目產(chǎn)品/服務的功能無法滿足客戶的需要、項目費用超出預算、項目計劃拖延或被迫取消等,其最終體現(xiàn)為客戶滿意度的降低。因此,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并采取措施應對風險即風險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項目風險管理應從哪些方面控制
記者:為了提高信息化管理項目的成功率,許多用戶在項目實施之初,已經(jīng)開展了不少的工作,比如開展可行性論證、加強項目監(jiān)管等,但似乎仍然難以抵擋風險的襲擊,項目風險管理應從哪些方面控制風險?
金銘:項目的風險是多方面的。為此,項目風險管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風險識別、定性/定量風險分析、風險應對計劃編制及風險監(jiān)控。我分別簡要介紹這幾個步驟。
首先,風險識別是指識別并記錄可能對項目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風險識別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需要更多系統(tǒng)的、橫向的思維。幾乎所有關于項目的計劃與信息都可能作為風險識別的依據(jù),如項目進度及成本計劃、工作分解結構、項目組織結構、項目范圍、類似項目的歷史信息等。
其次,通過風險識別過程所識別出的潛在風險數(shù)量很多,但這些潛在的風險對項目的影響是各不相同的!帮L險分析”即通過分析、比較、評估等各種方式,對確定各風險的重要性,對風險排序并評估其對項目可能后果,從而使項目實施人員可以將主要精力集中于為數(shù)不多的主要風險上,從而使項目的整體風險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三,最常采用的應對威脅的幾種措施是:規(guī)避、減輕、轉移、接受。
第四,風險監(jiān)控主要包括以下任務:
1)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跟蹤已識別風險、監(jiān)控殘余風險并識別新風險。
2)保證風險應對計劃的執(zhí)行并評估風險應對計劃執(zhí)行效果。
3)對突發(fā)的風險或“接受”的風險采取適當?shù)臋嘧兇胧?BR>
如何識別ERP項目的風險
記者:您給了大家一個很清楚的概念。但不同的企業(yè)或者說不同類型的項目應該有不同類型的風險,總的來說,ERP項目存在哪些風險?
金銘:ERP項目實施的風險確實有特殊性。需要根據(jù)不同項目,進行不同的判斷和管理。具體的,可以以項目計劃為線索,識別項目在各方面的風險。在實施過程中,應特別關注以下幾方面的風險:
1)項目范圍的風險
項目采購管理通常有三種合同方式,即:固定價或總價合同、成本報銷(加獎勵)合同、單價合同。通常不確定性越大、風險越大的項目,越趨向于采用靠后的合同方式。這也是國外及國內(nèi)部分ERP供應商在實施服務中采用按人天提供服務并收取費用的原因。但采用這種方式,買方(即客戶)存在較大的風險,因此,國內(nèi)很多客戶傾向于以固定價格訂立實施服務合同。而這種合同方式,則對于賣方(即顧問方)存在較大風險。在此前提下,若項目范圍定義不清晰,可能導致買賣雙方對項目范圍的認知產(chǎn)生分歧:賣方希望盡量縮小實施范圍,以最小的成本結束項目;而買方則希望將ERP系統(tǒng)的所有功能盡可能多的實施,以固定的價格獲得最大的收益。若雙方的分歧較大,不能達成一致,則必然會造成效率低下,相互扯皮。
因此,ERP項目合同中,應對項目的實施范圍做盡可能清晰的界定,切不可停留在“實施財務模塊”或是“實施應收、應付、總賬管理”之類的層面上。寧愿多花一些時間在項目實施前的范圍界定工作上,也不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面對ERP繁多的功能,實施方與用戶方爭執(zhí)不下,或被迫讓步,投入更大的精力于項目中,而導致項目不能按時完成。
2)項目進度的風險
關于ERP項目實施的周期,目前在宣傳上有強調(diào)“快速”的傾向。但ERP項目進度的控制絕非易事,不僅取決于顧問公司的能力,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客戶方對ERP期望值是否合理、對范圍控制是否有效、對項目投入(包括人員時間的投入和資金等的投入)是否足夠等方面的影響。
由神州數(shù)碼提供ERP系統(tǒng)并負責實施的昆山世同金屬項目,在較短時間內(nèi)上線成功,原因之一就是用戶對項目分階段實施有強烈的認同,在第一階段僅強調(diào)對基本功能的實現(xiàn),而將大量的工作留到上線后或持續(xù)改進過程中。
而實際操作中,并非所有用戶對ERP實施都有這種理解與認同,因此,在項目進度計劃時,一味在項目進度計劃時求快,甚或是刻意追求某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期作為項目里程碑,將對項目進度控制造成很大壓力。
事實上,很多項目的失敗,正是起因于項目進度出現(xiàn)拖延,而導致項目團隊士氣低落,效率低下。因此,ERP項目實施的時間管理,需要充分考慮各種潛在因素,適當留有余地;任務分解詳細度適中,便于考核;在執(zhí)行過程中,應強調(diào)項目按進度執(zhí)行的重要性,在考慮任何問題時,都要將保持進度作為先決條件;同時,合理利用趕工及快速跟進等方法,充分利用資源。
3)項目人力資源的風險
人力資源是ERP項目實施過程中最為關鍵的資源。要降低項目的人力資源風險,就要保證進入到項目中并承擔角色的各類項目干系人滿足項目要求。因此,實施雙方應對參與人員進行認真的評估,這種評估應該是雙方面的,不僅是用戶對咨詢顧問的評估,也應包括咨詢公司對參與項目的用戶方成員(在國內(nèi)目前的環(huán)境下,主要是指關鍵用戶)的評估。同時,應保證項目人員對項目的投入程度。應將參與ERP項目人員的業(yè)績評估與ERP項目實施的狀況相關聯(lián),明確ERP項目是在該階段項目相關人員最重要的本職工作;制定適當?shù)莫剳痛胧;在企業(yè)中建立“一把手工程”的思想,層層“一把手”,即各級負責人針對ERP實施向下行使全權、對上擔負全責,將一把手從個體概念延伸到有機結合的群體概念。
4)對ERP認識不正確的風險
有的企業(yè)把ERP視為企業(yè)管理的靈丹妙藥,認為既然ERP“功能強大”,只要上了ERP,企業(yè)的所有問題便迎刃而解,或者以為企業(yè)的所有流程都可以納入到ERP中來;還有的人簡單的將ERP視為當前業(yè)務流程的電子化。
要防范或減輕這種風險,需要對用戶進行大量的培訓:ERP的由來,ERP的功能,實施ERP的目的與期望等等,盡可能在用戶產(chǎn)生“ERP不能滿足我的需求和期望”這種想法之前,讓用戶知道“現(xiàn)階段對ERP合理的需求期望是什么”。
記者:了解了ERP項目實施中的風險,如同夏季出行有了天氣預報,知道自己在何時最需要帶上雨具。那么,監(jiān)控風險要采取哪些措施?
金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ERP項目實施中的風險進行監(jiān)控:建立并及時更新項目風險列表及風險排序。項目管理人員應隨時關注與關鍵風險相關因素的變化情況,及時決定何時、采用何種風險應對措施。開展風險應對審計:隨時關注風險應對措施(規(guī)避、減輕、轉移)實施的效果,對殘余風險進行評估。建立報告機制,及時將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反映到項目經(jīng)理或項目管理層。定期召集項目干系人召開項目會議,對風險狀況進行評估,并通過各方面對項目實施的反應來發(fā)現(xiàn)新風險。更新相關數(shù)據(jù)庫如風險識別檢查表,以利于今后類似項目的實施。引入第三方咨詢,定期對項目進行質量檢查,以防范大的風險?偠灾,風險意識是首要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wǎng)http://www.oesoe.com/
本文標題:如何識別ERP項目的風險
本文網(wǎng)址:http://www.oesoe.com/html/consultation/108198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