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帶有網絡瀏覽器和易用鍵盤的智能手機的出現,消費者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手機來購物,推動了移動商務的發(fā)展。在我國,移動商務的發(fā)展經過最初的短信、移動支付、手機電子郵件、手機搜索引擎到現在的3G服務,移動商務從概念走向成熟,是企業(y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手段。移動商務服務對象的移動、即時、私人、方便性使其在農業(yè)、電信、金融等領域初具規(guī)模。移動商務是電子商務和移動通信產業(yè)整合和發(fā)展而來的新的商務模式,是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huán)境的有效模式。商務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簡稱BI)出現經歷了一個漸進的、復雜的演進過程,現仍處于不斷發(fā)展之中。將BI和移動商務結合是未來電子商務發(fā)展的趨勢。
1 商務智能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商務智能仍沒有一個學術界公認的定義(Howard Dresner,1989;Kamel Roulbah和Samla Ould ali,2002;Olszak,2002;Sal March,2004;王茁,2004;),企業(yè)界也由于歷史發(fā)展原因所提出不同的概念。Edward R.Tufite(1990,1991)的信息定量化觀點為BI奠定了基礎;Inmon(1996)在其代表著作《Managing the Data Warehouse》中提出數據倉庫的概念;Larrv Kahaner (1998)提出競爭智能觀點;M.Kathryn Brohman(2000)等人提出BI價值鏈,并對鏈上的活動進行了實證研究;Bernard Liautaud(2001)提出在BI研究領域“技術比理論先行”的觀點,從此加快了BI在企業(yè)的實踐;2001年以后,BI的研究的主題從技術層面上升到了企業(yè)的戰(zhàn)略層面,平衡計分卡、戰(zhàn)略競爭分析等;Karl Van den Bergn和Timo Elliott(2003)提出建立BI的標準框架是非常必要的,有影響的有的Inrnon的企業(yè)信息工廠、扎克曼的企業(yè)框架、TDWI(美國數據倉庫研究院)的BI架構、Gartner框架等;Darius Hedgebeth(2007)認為業(yè)務和信息實體之間的有效聯系能夠被引入企業(yè)的BI系統所觀察;Tobias Bucher等(2008)研究了流程導向的管理和BI之間的交互關系:Andv Stefanescu等(2009)證明了BI工具能夠改善數據到信息,信息到決策,決策到行動的過程,幫助公司提高利潤,降低成本;Maira Petrini和Marlei Pozzebon(2009)探討了把CSR、可持續(xù)發(fā)展與BI有機結合起來的路徑和方法。涂子沛(2010)存研究零售業(yè)BI應用時發(fā)現,美國一批零售商的門店經理已經能在手機上瀏覽表盤報告,主要體現在顧客分析、商品分析、供應商和運營分析,另外如移動商務智能和通過文本分析提取顧客的意見等更高端的應用也開始在零售業(yè)初現端倪。
國內關于BI方面的論文是從1998開始的。陳賢(1998)認為商務智能開創(chuàng)管理新紀元,現代管理重點是對信息價值的認識;其后對商務智能的研究可以大致分為兩方面: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在理論研究方面,如朱曉武(2007)提出了商務智能理論框架圖;馬嗚等(2009)提出的實時BI框架化應用研究方而主要體現在不同視角的BI系統構建和商務智能解決方案的應用研究,如周瑾(2010)基于實時決策的時間驅動型商務智能過程研究;白晨星(2010)研究了Oracle商務智能在現代企業(yè)信息中的應用;丁榮濤(2009)構建了面向中小企業(yè)信息化的基于SaaS應用服務模式的商務智能平臺;陳錦禾(2009)等提出一種基于知識挖掘的web商務智能平臺(KB4WBI);蔣國瑞(2006)等構建面向中小企業(yè)信息化的基于Multi-agent的柔性商務智能平臺;此外還有學者研究了BI方案的開發(fā)流程及方案的構成。
綜述商務智能文獻,發(fā)現現有的研究“技術先于力量”,商務智能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但卻很少有學者研究移動商務智能。云計算、三網融合等一系列移動互聯網絡條件的改善,給移動商務注入新的活力。
2 移動終端的發(fā)展和使用情況
2.1 移動終端的發(fā)展
移動商務的發(fā)展離不開移動終端的發(fā)展。移動終端的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大主線:一是通訊工具的改善,是沿著BP機、大哥大、手機、智能手機這一脈絡發(fā)展的;二是個人上網設備的改善,是遵循筆記本電腦、上網本、平板電腦這一脈絡發(fā)展的;此外,還有其他的移動終端,如GPS、電子游覽器、移動電視等。據互聯網周刊調查顯示,在PDA、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設備、超便捷移動個人電腦、上網本中智能手機被認為會成為未來智能終端的主流。
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不斷完善和移動網絡環(huán)境的改善,它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在網絡購物、旅游預定、移動辦公等方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智能手機產品的豐富和用戶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需求上升,還將刺激用戶市場對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消費需求,未來終端的發(fā)展無“終極”之說,但智能性、移動性、個性化、主動性是其顯著特征,是超越視覺、聽覺、觸覺、感覺的一種智能性體現,更加的注重客戶體驗,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2.2 移動終端的使用情況
國外對于移動終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件平臺上的包括操作系統、應用平臺、應用程序和業(yè)務客戶端程序三個方面的研究,主要操作系統有: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Palm,Android,Mac OS X,Rim和OMS。市場上形成了Android陣營、Symbian陣營與蘋果自有Mac操作系統陣營的三足對抗之勢;應用平臺有Java、Brew等;國內對于OS及應用平臺的研究比較落后。在移動終端的應用上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有學者研究了手持式終端在進貨盤點、庫存盛點與出貨盈點這三大物流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運用軟件工程的理論方法提出基于PDA的物資倉儲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有學者提出基于物流CRM的手持移動終端的設計方案;研究了以手持終端和叉車觸摸屏相結合作為操作終端,設計了自動化立體倉庫管理系統的硬件網絡結構、功能模塊和數據庫,為移動終端在自動化倉庫管理中的應用做出探索。
隨著移動通信和互聯網融合加速,消費者對智能終端的需求不斷升級,產業(yè)融合催生移動互聯網“終端+業(yè)務”的一體化模式,給用戶帶來全新的使用體驗。在移動互聯網基礎上發(fā)展的移動商務有了中國大批的手機網民的支持,企業(yè)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該重視手機等移動終端的使用。
3 移動商務智能框架
移動商務加強了企業(yè)和顧客的互動,但現有的軟件系統多是把原來基于Internet的應用移植到移動平臺上,并不能給企業(yè)經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移動商務智能是商務智能在移動商務領域的應用,一般經過移動終端采集相關數據,經過商務智能系統查詢分析、在線分析處理或數據挖掘后把結果在移動終端顯示,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的信息,輔助移動員工決策的過程。
3.1 移動商務對商務智能的需求
在我國移動商務的發(fā)展離不開移動設備制造商的支持,3G商用及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移動商務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是無時空限制,其互動性正在影響著企業(yè)的運營,通過移動設備,企業(yè)所提供的內容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到達顧客和移動員工的手中,創(chuàng)造了更高效、更準確的信息互動;其次是便利性,除了移動設備便于攜帶外,移動員工可以通過移動設備進行交易或取得資訊,可以隨時隨地從事公司活動;第三是移動商務的個性化,移動商務的應用能夠達到個性化,呈現所需的資訊或提供所需的服務給特定的使用者。
移動商務智能要滿足移動商務提出的要求應具有以下特點:
(1)互聯性。移動中的員工應能夠通過安全的移動終端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沒有時空限制的鏈接移動商務智能,幫助移動員工和決策者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2)移動性。移動商務智能和傳統商務智能最大的不同存于移動性,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方便的獲取原始數據、接收數據分析結果,隨著移動終端的發(fā)展在云計算環(huán)境下進行數據分析。
(3)個性化。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等與個人的信息聯系緊密且位置敏感度高,移動商務智能應能夠給移動員工和管理者提供更多個性化的東西,使企業(yè)更好的開展營銷活動和方便客戶定制服務等。
(4)智能性。一是可以為移動員工和管理者提供決策;二是主動地為移動員工或者客戶提供一些信息,如事件提醒、日程安排、KPI指標和運營報告等。
3.2 建立移動商務智能框架
在“終端+業(yè)務”模式下,移動商務發(fā)展移動商務智能框架涉及到企業(yè)愿景、戰(zhàn)略、應用、用戶、技術、業(yè)務、數據七個層面的解決方案,實現數據到信息、知識、利潤的增值鏈。
移動商務智能框架將企業(yè)業(yè)務中的數據進行挖掘,轉化為信息、通過商務智能分析轉化為知識,讓知識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利潤。為此,在愿景層,為利益相關者創(chuàng)造真實持久的價值,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最受尊敬的具有崇高企業(yè)社會責任使命感的公司;在戰(zhàn)略層,運用平衡計分卡,保證企業(yè)戰(zhàn)略的執(zhí)行,體現處企業(yè)責任意識,為企業(yè)決策層、供應商、顧客等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依據,促進企業(yè)社會責任的履行;在應用層,用戶在利用移動商務智能實現戰(zhàn)略、營銷、客戶、產品和績效等各項服務;在用戶層,移動商務智能系統必須包括查詢、報告和OLAP工具,同時必須設定良好的模型庫、知識庫、關鍵績效指標,能夠為移動員工、管理者、顧客等利益相關者提供個性化得服務,更加主動的將分析結果發(fā)送到移動終端上;在技術層,移動商務智能系統必須包括ETL工具、數據倉庫、數據挖掘、數據集成服務、實施數據存儲;在業(yè)務層面,在經過業(yè)務流程再造后,讓移動商務智能系統符合企業(yè)各個部門的需求,確保ERP、CRM、SCM等系統收集到真實的數據,后經過技術層的處理,能夠達到戰(zhàn)略層的要求;在數據層,移動員工能夠運用智能手機、PDA、RFID設備和叉車觸摸屏等及時準確的采集信息,同時智能手機、PDA等又是商務智能系統分析后數據展示的工具,員工、管理者、顧客等通過這些移動終端設備體驗移動商務智能系統的功能。
4 結束語
移動商務智能通過移動終端的使用擴大了數據的來源,可以及時、方便和全面的了解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一步提高企業(yè)效率和管理水平,是移動商務發(fā)展的必然選擇,F有技術不夠成熟、移動商務運營商對移動終端的影響、現有企業(yè)應用的匱乏和不成熟以及安全性和隱私性問題都等渚多挑戰(zhàn)是企業(yè)建立移動商務智能系統必須解決的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拓步ERP資訊網http://www.oesoe.com/
本文標題:商務智能在移動終端上的應用研究